破浪者张展硕:从青岛海滨到世界之巅的逐光之旅
|
《 环球日报 》 (环球日报新媒体讯 记者杨飞)2007年的青岛,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吹过八大关。7岁的张展硕蹲在栈桥边,盯着海浪一次次拍打礁石,直到母亲拽着他的衣领拖向游泳馆:“别看浪了,今天要学换气!” 这个生在游泳世家的男孩,父亲是退役游泳运动员,母亲是体育老师。可初次下水时,他因恐惧死死扒住池边,被教练笑着称为“小章鱼”。“怕水就征服它!”父亲的话点燃了他的倔强。每天清晨五点,当同龄人还在睡梦中,他已套着橙色浮板,在刺骨的池水里重复划水动作。 2015年冬天,青岛遭遇百年一遇的寒潮。泳池水温骤降至12℃,张展硕的指尖冻得通红,却仍坚持完成2000米训练。教练心疼地劝他上岸,他却抹了把脸上的水:“爸说,真正的泳者能和浪做朋友。”那天,他游出了个人最快的50米自由泳成绩。 2022年,15岁的张展硕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击。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200米自由泳决赛,他因转身动作失误,以0.13秒之差错失奖牌。颁奖时,他盯着季军台上的对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失败不是终点,是校准方向的罗盘。”教练金浩的这句话,让他在训练馆里加练到深夜。他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发现转身时身体角度偏差了5度;为增强核心力量,他每天额外做200个仰卧起坐;甚至在泳池边贴满便签,记录每个动作的发力细节。 2023年全国锦标赛,他以破纪录的成绩横扫400米自由泳和混合泳双冠。领奖台上,他举起金牌对着镜头大喊:“这一秒,我等了365天!” 2024年多哈世锦赛,未满17岁的张展硕站在了梦想的起点。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前夜,他盯着天花板数了整晚的呼吸声。当队友潘展乐在第一棒建立优势时,他接过第二棒,入水瞬间如离弦之箭。 “展硕,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游!”看台上传来父亲的呐喊。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青岛栈桥的浪花——那些年与海浪搏斗的记忆化作动力,推动他划出完美的节奏。最终,中国队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他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 颁奖时,他偷偷摸了摸胸前的国旗贴纸:“妈,我把青岛的海风带到多哈了。” 2025年全运会,张展硕迎来职业生涯最残酷的考验。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他与奥运冠军潘展乐、传奇名将孙杨同场竞技。发令枪响的瞬间,他感觉自己像被抛向风暴中心的帆船。 “50米处,潘展乐领先!”“100米,孙杨加速追赶!”解说员的呐喊让观众席沸腾。最后50米,张展硕的体力濒临极限,耳边却响起父亲的声音:“真正的强者,能在黑暗里看见光。” 他调整呼吸频率,将每一次划水化作与命运的对话。触壁的刹那,电子屏亮出1分44秒86——全国青年纪录!他跪在池边,泪水混着池水滑落:“原来,我真的可以。” 如今,18岁的张展硕已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白天,他抱着课本穿梭在校园林荫道;夜晚,他套上泳衣,在泳池里继续追逐梦想。 “我想用镜头记录中国游泳的故事,也想让世界看到,中国少年既能劈波斩浪,也能执笔书写。”他的书桌上摆着三样东西:青岛的海螺、世锦赛金牌、一本翻旧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他望向窗外:“2026年洛杉矶奥运会,我要让国旗因我而升起。因为——”他顿了顿,露出标志性的腼腆笑容,“我永远是那个在青岛海边和浪花较劲的男孩。” 尾声:致每一个追梦人 愿每个在黑暗中前行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那道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