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封面
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2版:中国新闻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破浪者张展硕:从青岛海滨到世界之巅的逐光之旅

2025-11-12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分享到:
微信图标
二维码

手机扫码查看文章

《 环球日报 》
( 2025-11-12 第02版:中国新闻)

(环球日报新媒体讯 记者杨飞)2007年的青岛,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吹过八大关。7岁的张展硕蹲在栈桥边,盯着海浪一次次拍打礁石,直到母亲拽着他的衣领拖向游泳馆:“别看浪了,今天要学换气!”

这个生在游泳世家的男孩,父亲是退役游泳运动员,母亲是体育老师。可初次下水时,他因恐惧死死扒住池边,被教练笑着称为“小章鱼”。“怕水就征服它!”父亲的话点燃了他的倔强。每天清晨五点,当同龄人还在睡梦中,他已套着橙色浮板,在刺骨的池水里重复划水动作。

2015年冬天,青岛遭遇百年一遇的寒潮。泳池水温骤降至12℃,张展硕的指尖冻得通红,却仍坚持完成2000米训练。教练心疼地劝他上岸,他却抹了把脸上的水:“爸说,真正的泳者能和浪做朋友。”那天,他游出了个人最快的50米自由泳成绩。

折戟与重生

2022年,15岁的张展硕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击。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200米自由泳决赛,他因转身动作失误,以0.13秒之差错失奖牌。颁奖时,他盯着季军台上的对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失败不是终点,是校准方向的罗盘。”教练金浩的这句话,让他在训练馆里加练到深夜。他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发现转身时身体角度偏差了5度;为增强核心力量,他每天额外做200个仰卧起坐;甚至在泳池边贴满便签,记录每个动作的发力细节。

2023年全国锦标赛,他以破纪录的成绩横扫400米自由泳和混合泳双冠。领奖台上,他举起金牌对着镜头大喊:“这一秒,我等了365天!”

世界舞台的初啼

2024年多哈世锦赛,未满17岁的张展硕站在了梦想的起点。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前夜,他盯着天花板数了整晚的呼吸声。当队友潘展乐在第一棒建立优势时,他接过第二棒,入水瞬间如离弦之箭。

“展硕,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游!”看台上传来父亲的呐喊。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青岛栈桥的浪花——那些年与海浪搏斗的记忆化作动力,推动他划出完美的节奏。最终,中国队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他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

颁奖时,他偷偷摸了摸胸前的国旗贴纸:“妈,我把青岛的海风带到多哈了。”

巅峰对决的“心脏考验”

2025年全运会,张展硕迎来职业生涯最残酷的考验。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他与奥运冠军潘展乐、传奇名将孙杨同场竞技。发令枪响的瞬间,他感觉自己像被抛向风暴中心的帆船。

“50米处,潘展乐领先!”“100米,孙杨加速追赶!”解说员的呐喊让观众席沸腾。最后50米,张展硕的体力濒临极限,耳边却响起父亲的声音:“真正的强者,能在黑暗里看见光。”

他调整呼吸频率,将每一次划水化作与命运的对话。触壁的刹那,电子屏亮出1分44秒86——全国青年纪录!他跪在池边,泪水混着池水滑落:“原来,我真的可以。”

永不停歇的浪花

如今,18岁的张展硕已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白天,他抱着课本穿梭在校园林荫道;夜晚,他套上泳衣,在泳池里继续追逐梦想。

“我想用镜头记录中国游泳的故事,也想让世界看到,中国少年既能劈波斩浪,也能执笔书写。”他的书桌上摆着三样东西:青岛的海螺、世锦赛金牌、一本翻旧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他望向窗外:“2026年洛杉矶奥运会,我要让国旗因我而升起。因为——”他顿了顿,露出标志性的腼腆笑容,“我永远是那个在青岛海边和浪花较劲的男孩。”

尾声:致每一个追梦人
张展硕的故事,是无数平凡少年逆袭的缩影。他用18年证明:天赋或许能决定起点,但坚持与热爱,终将定义终点。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人生如泳,不在瞬间的爆发,而在永恒的破浪。”

愿每个在黑暗中前行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那道光。


文章海报
海报生成中,请稍候...
长按海报图片可保存到手机相册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请把文档发邮箱413527086@qq.com。如需删稿请联系166198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