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封面
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2版:中国新闻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杨少春先生收徒优秀青年演员闫帅拜师仪式在京举行

2025-11-10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分享到:
微信图标
二维码

手机扫码查看文章

《 环球日报 》
( 2025-11-10 第02版:中国新闻)

(环球日报新媒体北京讯 记者王一月)2025年11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杨少春先生收徒优秀青年演员闫帅拜师仪式在王府井峨嵋酒家隆重举行。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朱甲先生、院长秦艳女士、副院长孙鹏先生以及副院长高云霄先生代表剧院向师徒表示祝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吴蕾女士、副院长许翠女士以及京剧系主任李青先生代表北戏向师徒表示祝贺,参加仪式的各界来宾众多,京剧界著名表演艺术家叶蓬、叶金援、张四全、李卜春等,以及各界重磅领导嘉宾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著名编剧及戏剧理论评论家 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鑫、原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原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江长春、原北京戏校副校长李连仲、原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舒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年金鹏等领导齐聚一堂,近百人共同祝贺杨少春、闫帅师徒。

杨少春先生,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杨隆寿,是“小荣椿社”社长,祖父杨长喜、父亲杨盛春都是著名武生演员。1951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艺,师从贯大元、雷喜福、茹富兰、沈三玉、傅德威等名师。1958年调入北京京剧团,获得培养和提携,曾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赵燕侠等艺术家同台演出。先后拜高盛麟、王金璐先生为师,并向李盛斌、张世麟、张云溪、厉慧良、黄元庆、袁金凯、王鸣仲、徐元珊等众多名家学戏。退休后被北京京剧院返聘为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精品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成员。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首届中国京剧流派传承班导师,京剧系本科班导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学院督导组成员。从五十年代至2010年之间,赴澳洲、西欧、东欧、美国、日本、南韩、缅甸、朝鲜及港澳台等地演出访问及教学活动,受到好评。

闫帅,国家三级演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系教师、优秀青年武生演员。10岁考入锦州艺校学习,师从李宝练、崔文邦、周承杰等老师。之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师从杨少春、马玉璋、曲永春、江长春等老师。擅演剧目《三岔口》《蜈蚣岭》《夜奔》《小商河》《恶虎村》《挑滑车》《洗浮山》《一箭仇》《艳阳楼》《铁笼山》《古城会》《观阵》等。毕业后工作于北京京剧院,2022年工作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至今。曾荣获京津冀武戏展演优秀表演奖、2021年于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担任舞台监督、2022年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担任舞台监督、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建校70周年演出担任京剧《白蛇传》舞台监督、艺路繁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传承教学成果展演暨中华美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0周年展演担任舞台监督、新编京剧《心愿》展演时担任舞台监督等工作。

仪式现场,闫帅身着正装,怀揣对艺术的敬畏与对恩师的感恩发表拜师感言。他动情说道:“自踏入梨园,杨少春先生的艺术造诣与高尚品格便如灯塔般指引着我。从舞台实践到校园执教,先生始终是我仰望的榜样。有幸蒙先生指点的岁月里,他一招一式的悉心传授、一言一行的谆谆教诲,让我深刻体悟到金派武生艺术的精髓,更读懂了戏曲教育的责任与重量。过去数年,我虽在教学与实践中积累了些许经验,却深知艺术之路学无止境,唯有拜入名师门下,方能系统传承纯正技艺、领悟艺术真谛。今日得偿所愿拜入杨门,这份荣幸与感恩难以言表。往后余生,我定以先生为楷模,勤学苦练、笃行不怠,既潜心钻研艺术精髓,更用心体悟为人之道,将所学所悟悉数传授给学生,为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倾尽心力、添砖加瓦!”

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闫帅庄重行叩拜大礼,向杨少春先生及师娘李玮女士依次献上鲜花、敬上清茶。一束鲜花承载赤诚敬意,一杯清茶缔结师徒情缘,整套传统拜师礼节庄重典雅,尽显“师徒同心、一脉相承”的深厚情谊,感染了在场每一位来宾。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吴蕾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杨少春先生致以崇高敬意。她表示,杨先生是舞台上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更是教育界桃李满天下的良师,其“误人子弟就是最大的犯罪”的育人理念,早已成为全校教师的职业信条与行动指南。此次闫帅拜师,既是个人艺术道路的新起点,更是学校人才培养与京剧艺术传承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期待闫帅不负重托,将杨门艺术精髓与育人智慧融入教学实践,培育更多戏曲新苗。

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在致辞中强调,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一脉相承、渊源深厚,同为京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杨少春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传承一线,收徒育人始终以德为先,培养的弟子遍布梨园、各展所长。她表示,京剧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老艺术家传承工作,为青年人才搭建广阔的成长与展示平台,助力京剧艺术在新时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先生从艺术传承的深层意义出发,肯定了此次拜师的价值。他谈到,杨少春先生出身梨园世家,兼具多位武生名家的传承精髓与数十年舞台实践经验,其艺术造诣与人文积淀堪称“不可复制”。闫帅能够拜入杨门,既是莫大的幸运,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期待他能潜心向学,传承好杨派武生的艺术血脉与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先生则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发表感言。他指出,京剧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基因与文脉的艺术瑰宝,其传承发展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杨少春先生收徒、闫帅拜师的行为,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践行,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希望青年一代戏曲人能牢记使命,深耕艺术、勇于担当,让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更为璀璨的光彩。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叶蓬先生以同行视角寄语闫帅。他强调,戏曲教师必须兼具扎实的舞台实践与深厚的教学智慧,“唯有经受过观众的洗礼、舞台的磨砺,才能教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艺术”。他鼓励闫帅甘为人梯、潜心育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与艺术感悟力,不负师傅教诲与时代重托。

最后,杨少春先生登台致辞,对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诚挚感谢。他回忆了与闫帅相处过程中,其朴实正直的人品、刻苦虚心的治学态度与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直言“收徒先看德,闫帅的品格与追求,让我愿意倾囊相授”。杨先生表示,传承京剧武生艺术是自己毕生的责任与追求,此次收徒既是对恩师教诲的回报,更是对艺术未来的期许,希望闫帅能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将金派武生艺术与戏曲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度。

仪式尾声,未能到场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等嘉宾通过贺电、赠礼等方式送上祝福,李卜春、张立和代表未能到场的许立仁先生献上贺礼,传递着对师徒二人的美好期许与对京剧传承的深切关怀。全体来宾与师徒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见证京剧艺术薪火相传的美好时刻。

此次拜师仪式的圆满举行,不仅搭建了师徒相授的艺术桥梁,更彰显了京剧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为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完)


文章海报
海报生成中,请稍候...
长按海报图片可保存到手机相册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需删稿请联系166198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