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2版:中国新闻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盐津县盐井镇: 抓实“四个一”打造“一线县城”

2025-09-04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 环球日报 》( 2025-09-04 第02版:中国新闻)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落细举措做“美”一座县城,做“优”一套产业,做“强”一批新经济业态就业新人,做“实”一张服务提质增效名片,为镇域经济转型起航打通“最后一公里”,工作成效显著。

image.png

盐津县盐井镇概貌


做“美”一座县城


在黎山村吊钟岩观景台俯瞰盐津老县城全景,关河如带蜿蜒前行,青山如驼起伏逶迤。春风拂面来,三三两的游客扶老携幼,前来览胜打卡。

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张先生表示,到盐津这个网红“一线”县城,“中国最窄的县城”旅游打卡,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和历史人文的深厚积累。当地政府用好用活了这些资源,将自然人文景观融合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太OK了,站在吊钟岩观景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望远带来的喜悦之情写在张先生的脸上。

为做活县城旅游新业态,盐津县立足地域资源禀赋,精准定位多彩盐津“一线县城”。盐井镇在“一城三片区”的老县城核心区规划“一街九巷”,形成以富华津江广场为轴心的娱乐购物中心,以康源路、河滨路为轴心的餐饮美食集散地,以江景大道为轴心辐射吊钟岩和七道拐观景台、新村吊桥达崎开塞遗址和老街马冰清故居、东风大桥吊脚楼集群等为主的“雄险奇峻”网红县城风景打卡点,推动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去年以来,仅县城所在地盐井镇就接待游客8.5万人次,拉动消费金额达4250万元,人均旅游红利1000元。


做“优”一套产业


绿色生态经济是一种以效率、和谐和持续为目标的新型经济体系。盐井镇坚持以绿色生态打底,优化党政服务职能“搭台”,加速构建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村集体经济促动联结群众等新经济业态元素,逐步形成产业聚合效应,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盐井镇在县委、县政府部局的“3+N”产业上发力。鸡、牛、竹方面,建成标准化生态鸡舍463个;5个专业肉牛合作社带动683户养牛0.38万头。笋用竹6500亩,年产笋约500吨覆盖群众329户。

image.png

盐津县盐井镇概貌


“N”产业方面,生猪存栏2.6万头,茶园0.35万亩。在村集体经济上,建“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覆盖全镇18个村(社区),经营性收入180万元,户均增收500元。同时,该镇还打造了仁和、椒子片区牛、菜、茶“三个万个”产业示范带。“万牛示范区”建成标准化养牛场16个,肉牛累计存栏1226头,其中母牛800头,商品牛426头,50规模以上牛圈11个,带动455户群众养殖。“万亩蔬菜带”以“党建+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种七彩花生200余亩、油菜850余亩、生姜400余亩;竹笋1万余亩,投产2000余亩,覆盖农户1500多户,户均增收约3500元。“万亩茶叶园”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茶叶3500亩,其中高标准集中种植茶叶1200亩,340户农户分散种植2300亩,户均增收2100余元。


做“强”一批新经济业态就业新人


盐井镇扎实抓好“外出劳动力+技能培训”、“留守劳动力+专业合作社+技能培训”和“省内外劳动力+技能培训+企业”三个加法培技能育新人。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30613人,已就业26811人,就业率87.58%;其中:脱贫劳动力13696人,已就业12514人,就业率91.37%;易迁劳动力8314人,已就业7673人,就业率92.3%。

与此同时,落实“百日攻坚行动”促就业。今年全镇返乡劳动力5071人,已输出转移就业4852人,再就业率95.68%。召开返乡座谈会1次,签订村级劳务协作合同18个,推荐优质岗位110个,协助参与专项招聘会3次,有序输出脱贫劳动力232人。

在技能培训上,开展焊工、电工、厨师、挖掘机、叉车等技能培训655人次。参加了焊工培训的盐井镇高桥村群众袁春浩说,像他一样作为技能培训的受益者,拿到证后好找工作,并且企业一般都给买保险,月工资一般在5000元以上。


做“实”一张服务提质增效名片


“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出门游玩交通方便,买东买东西也不愁,锻炼身体设施齐备,健康步道、健身广场设施样样都有,政府为咱老百姓考虑得周到,我们很满意。”盐井镇坪街社区居民李维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2023年起,为落实县委、县政府举措,盐井镇协调联动多部门投资5000万元新建燃气管道;投资1.1亿元改造老旧小区美化亮化绿化,惠及居民4300户居民,多彩盐津县城释放出“多巴胺”效益;投资8000万元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正在计划投资2.1亿元建设智慧停车场,配套充电桩。拟在易地搬迁14285人后推进全县避险搬迁2300人进水田新区。

image.png

盐津县盐井镇概貌


准备投资853.45万元建设好水田“四位一体”项目,完善农贸市场、市政道路、公共卫生等设施,推进“一老一小”爱心之家建设,辐射带动300余户群众就业增收。同时,善治用活全镇3437个市场主体共建圈内良好消费氛围。完善公共交通配套,开通老县城至黄桷槽到水田新区5条公交车线路,19辆公交车循环运行,100辆出租车不间断巡游,9辆昭阳出行网约车根据居民订单需求出行,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整合社区、物业、商户等文明从业,贡献力量满足“30分钟便民生活圈”消费者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需求。通过“文旅融合”,“3+N”和“三个万”示范,“劳动力+”,探索打造升级版“30分钟便民生活圈”实践和赋能,让城市美、产业优、劳务强、项目实目标正在实现。2024年,盐井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843元、20250元。

如今,行走在盐井镇,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高悬的工地,还是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都能聆听到这座峡谷之城急切奋进的足音。当下,盐井镇正在积极融入省市县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大局,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融合协作“串起来”、绿色循环步伐“快起来”、群众的获得感“多起来”,奋力推动镇域经经济转型发展走上前。

   来源:盐津县盐井镇

唐万洪、曾婧秋 文/图)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