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欧贵”文化:千年婚俗凑响道德与经济的乐章
|
《 环球日报 》 欧建雍 11月16日,到广西西林县那劳镇那来屯调研,被传承近2000年的婚俗——“欧贵婚俗”所倾服,其一连串的传统婚俗仪式在脑海理勾勒出一幅幅与主流婚俗迥然不同的美丽图景。 “欧贵婚俗”是壮语音译,意为“娶婿上门”,即男嫁女娶的婚姻方式。这一习俗源于句町古国的母系社会,是句町母氏社会的历史产物。在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驮娘江流域已流传近2千年。 新娘背着新郎入洞房(网络图) “欧贵婚俗”是句町祖先们打破了"男娶女嫁"的习俗,采取“男人出嫁”的方式结成婚姻。婚事由女方操办,男从女居,家庭结构中没有婆媳、姑嫂等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自由、和谐的家庭关系。"欧贵"婚姻是人类婚姻史上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婚演进的一种婚姻形态,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婚姻文明。 在当今社会追求性别平等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这一古老婚俗正展现出惊人的现代价值。它不仅是男女平等思想的文明传承,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内涵,母系社会的历史回响 欧贵婚俗的核心在于性别平等。在驮娘江流域的壮族乡村,这一习俗已延续了上千年。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是“欧贵”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与传统的上门入赘不同,欧贵婚姻中男性地位平等。男子“嫁”入女方家庭后,弟妹们称其为“哥”而非“姐夫”,侄辈称其为“叔”而非“姑父”。一般要改为女方姓氏,但三代之后可改回原姓,称为“三代归祖” 西林县副县长黎译桢说:她自己就是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人,生在这里从来没有感觉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反而觉得女人更主动更自由,在家庭中更有话语权。欧贵婚姻的家庭中没有婆媳、姑嫂等复杂关系,创造了更为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来自云南、贵州等省份远“嫁”过来的男性,在子女姓氏和民族习惯等方面都受到女方家族的尊重和爱戴。 独特仪式,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 欧贵婚礼的仪式丰富多样,充满象征意义。在黄道吉日,女方会派出一群妇女和唢呐队到男方家接女婿。男方家会设置三道关卡拦“嫁”:敬酒关、对歌关和猜谜关。来接“女婿”的妇女必须喝三杯酒、与男方对山歌、猜壮话谜语,全部通过后才能接走“新人”。新郎到女方家后,需到河边挑一担满满的清水。挑水时必须戴草帽,步伐平稳,不能让水洒出。倒水时要把水桶抬高,使水入缸响声大,示意吉祥顺利。最有趣的是入洞房环节——由新娘背着新郎入洞房。这一系列仪式不仅富有民族特色,更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平等观念。 在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布设有“欧贵婚俗”的展示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欧贵婚俗的起源、发展及完婚仪式。那来屯经常性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向游客展演“欧贵婚俗”的精彩仪式。 经济价值,文化现代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出海战略在贵州等地的成功表明,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如侗族大歌、苗绣等民族文化品牌已成功走向国际舞台,为欧贵婚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欧贵婚俗展现出潜在的经济价值。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正逐渐转化为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 2023年,西林县全力构建以万峰湖旅游度假区、驮娘江文化风情旅游带、月亮山景城一体旅游集散中心为核心的“一区一带一中心”文旅发展新格局,欧贵文化成为驮娘江文化风情旅游带的重要亮点。那劳镇结合欧贵文化展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王盛香等报道指出,独具一格、风情浓郁的“欧贵”婚俗已成为当地一道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景。 西林县通过“非遗进景区”活动,将欧贵婚俗与旅游深度融合。该县组建了那劳欧贵文化表演团队,成员超过40人,使这一古老文明的婚俗文化成为旅游新看点,实现了经济收入。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欧贵婚俗”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的冲击。一方面,青壮年离乡务工,传承主体流失逐渐减少,村落“空心”导致“欧贵婚俗”文化活动难以常态化组织。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渗透,削弱乡村文化自信,“欧贵婚俗”不断被现代的婚礼模式取代。 为保护这一古老婚俗,当地政府制定了系列措施。西林县已将欧贵婚俗中的“零彩礼”、男女平等理念融入村规民约,99个村(社区)均制定了移风易俗承诺书。通过政府制定系列婚姻“优惠”政策,吸引外地青年来本地“欧贵”,有利于欧贵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创新“欧贵婚俗”表演形式,增加了趣味性、互动性,让游客能参与体验,吸引外地游客来西林旅游。 中国古凤,推动文明治理的重要力量 将欧贵婚俗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我们发现它与欧洲历史上的贵族文化形成有趣对比。欧洲贵族精神强调勇敢、尊严、优雅、荣誉等品格,这些素质的成长需要稳定的代际传承。同样,欧贵婚俗的价值观念也需要在稳定延续中积淀。历史上,中国风对欧洲宫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17-19世纪,中国外销扇在欧洲宫廷成为贵妇们追逐的高奢单品,一度成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欧贵婚俗作为独特的稀缺文化资源,同样具有超越地域的普遍价值。 西林县连续15年荣获“广西平安县”称号,这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密切相关。欧贵婚俗倡导的男女平等观念,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几乎家家有上门郎,来自各地区的“欧贵”带来先进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荣获了自治区文明村镇称号。该村屯女娶男嫁的“欧贵”风俗、晒被子孝道文化、生态宜居乡村治理诠释了乡风文明,推进了乡村振兴建设。 西林县通过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将欧贵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文明建设相结合,累计创建了6个文明乡镇、62个文明村。 西林县县长黄卓远说:欧贵婚俗中蕴含的婚恋自由、家庭和睦理念,为农村陈规陋习整治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随着田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越来越多外地游客走进西林,感受这一独特婚俗的魅力。西林县正全力构建“一区一带一中心”文旅发展新格局,努力达到“一业兴、百业旺”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出海的成功案例表明,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湮灭,反而能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光彩。欧贵婚俗正从驮娘江畔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全球文化交流提供独特的中国智慧。 (作者系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会长、广西高端智库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