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8版:商业报道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云岭匠心 闪耀中原丨张健之:十年专注铸就国赛金牌 匠心育人传递技能之光

2025-10-11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 环球日报 》( 2025-10-11 第08版:商业报道)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落下帷幕,云南代表团参赛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斩获2金3银5铜40优胜。其中,张健之获软件测试(国赛精选)项目金牌。

1.jpg

软件测试(国赛精选)项目金牌选手张健之(中)获奖现场(9月23日摄)。

张健之是一名来自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与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的教师。2008年从云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十余年间,张健之一直从事计算机与信息化领域相关工作,先后在企业、职业院校等单位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

2.jpg

软件测试(国赛精选)项目金牌选手张健之比赛现场(9月22日摄)。

凭借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技术、潜心钻研,张健之站在了全国赛场上,代表云南展现技能风采。此次比赛,他面对的是软件测试项目5个模块的多维度复合能力考验,所有内容均在计算机上完成。这一项目不同于单一技能的操作比拼,而是需要跨工具集成、跨语言适配,且要“测试思维+代码能力”,要求熟练掌握Python、Java编程语言,并灵活运用JMeter、Nmap等专业工具,是全链路质量把控的独特能力要求。

3.jpg

比赛结束,张健之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是他在办公室里工作的场景(9月28日摄)。

比赛中,张健之曾多次遇到代码报错、工具异常等突发状况,但他都从容应对。“这些错误我都熟悉,并且能够快速找到办法解决问题。”张健之坦言,这份从容源于他长期的技术积累、赛前大量的实践训练和和良好专注的心态。备赛期间,张健之每天从早上8点持续训练至深夜12点,午餐、晚餐仅各用半小时解决,几乎无暇休息。他不仅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更坚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深入理解每一项技术背后的逻辑。同时,他主动制造错误、模拟赛场、反复试错、排查问题,以探寻出多种应对方案,真正做到“提前预判,临危不乱”。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将比赛视为一次“水平的检验”,而非“成败的审判”,专注于审题、答题、检查每一个细节,而正是这份专注让他得以在高压节奏中保持从容淡定,取得优异成绩。

4.jpg

张健之在图书馆里查阅计算机技术书籍(9月28日摄)。

谈到参加比赛的动力时,张健之说,作为老师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与坚定让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正是这种“教师+选手”的双重身份,赋予了张健之不同于普通参赛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备赛、参赛过程中,他始终以“学生技能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着教学视角思考问题,将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视为未来教学资源的积累。而这份宝贵的经历未来也将融入学生们的课程中,不断传递“积累、专注、实践试错”的成长理念,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信念,践行“以赛促教”的育人目标。

5.jpg

张健之展示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的金牌(9月28日摄)。

在张健之看来,这枚金牌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时代赋予技能人才的机遇。“它承载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提醒我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下一代技能人才的责任。”张健之表示,未来将会把国赛标准融入工作和教学过程,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引导更多同学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云南技师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