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8版:商业报道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银发智耀军地,丹心再续荣光 论新时代“银发力量”的价值与担当

2025-09-17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 环球日报 》( 2025-09-17 第08版:商业报道)

祖琳报道

刘俊岩先生的人生轨迹,为“老年”二字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诠释了“银发力量”的深度与高度。

近日,一位资深文化管理者退休后仍活跃于多个领域贡献智慧力量的报道,引人深思。他从国家部委领导干部,到退休后横跨文化、科技、卫生、养老等十余个社会职务的“多面手”,特别是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这不仅是个人的荣光,更是一种宝贵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传统观念里,退休往往意味着人生的“下半场”,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安逸阶段。然而,刘俊岩先生用行动证明,人生的“黄金期”可以因热爱与责任而无限延长。

“老有所为”的诗意注解,打破年龄桎梏

刘禹锡有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诗穿越千年时空,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刘禹锡用“桑榆”比喻日暮,再把日暮比喻年老,把“霞尚满天”比喻老年人仍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这位唐代诗豪在64岁时写下《酬乐天咏老见示》,回应白居易对衰老的悲观情绪。他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等有利的一面。

刘俊岩先生的选择恰是对这句古诗的现代践行。他未选择安逸,而是将数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厚人脉和战略眼光,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新动能。

从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到弘扬传统国学艺术,从关注“健康中国”与养老事业到投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他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发展的脉搏上。

如今,刘俊岩先生正将其丰富经验投入到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从《军地·智库》内参的总编到参与军地协同发展七大课题五年计划,代表着新时代老有所为的更高层面和价值体现。他积极参与筹备即将举行的第二届平安中国军地应急救援联盟大会与第四届全球科学植物饮食大会。这两个大会的联合举办,体现了应对现代安全挑战与健康保障的综合性思维。

通过这样的平台,刘俊岩先生正在将其多年的行政管理经验、人脉资源和战略眼光,转化为推动国家战略领域发展的实际动能,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的现代升华。

“银发力量”的时代价值,智慧红利的释放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当今社会正经历深刻转型与变革,面临着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复杂挑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智慧来破解。

刘俊岩先生的社会角色,恰恰体现了这种“跨界融合”的巨大价值。他既是文化领域的“老法师”,又能敏锐洞察科技赋能的潜力;他深耕于翰墨丹青的艺术世界,又深切关注民生健康的社会议题。

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宏观视野,是单一领域的年轻专家难以在短期内具备的。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参加“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总人次超700万,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终身奋斗的党员本色,初心不因退休改色

“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是对刘俊岩先生半个世纪以来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他新征程的起点。

从服务老艺术家到服务全社会,从岗位履职到社会奉献,变的是身份和舞台,不变的是那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赤子之心。他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之中。

这种“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坚定信念,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一代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告诉我们,党员的身份没有“退休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没有“终止符”。

桑榆未晚的时代启示,霞满天的未来图景

刘俊岩先生的事迹是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社会日益重视和发挥“银发力量”的一个积极信号。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庞大的老年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经验和人才资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穿越千年,如今正在无数如刘俊岩先生一样的老年人身上得到新的诠释。他们用行动证明:岁月可以改变容颜,却无法消退心中的热忱与智慧。(评论员: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