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环球新闻时讯 环球日报英文网 环球电视台

第08版:商业报道

PDF版阅读

下一版

环球日报客户端 看环球 知天下

下载

百年工艺入非遗:山云汤料 “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 赋能广西米粉文化

2025-09-05 来源: 环球日报电子版

《 环球日报 》( 2025-09-05 第08版:商业报道)

  近日,鹿寨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揭晓,“山云汤料‘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 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工艺价值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这项跨越百年的传统技艺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其在广西饮食文化传承中重要地位的肯定,为广西米粉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这份承载着匠心与智慧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 “山云汤料‘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 的入选,严格遵循非遗保护的法定流程。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相关规定,项目先经鹿寨县非遗管理部门系统开展线索收集、整理、评议以及专家评审,最终通过合规性审核后纳入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整个过程兼具专业性与规范性,确保了入选项目的文化。



  在广西,“无粉不欢” 是刻入骨子里的饮食基因。街头巷尾的粉摊、格调雅致的米粉店中,螺蛳粉、老友粉等品类的招牌随处可见,它们早已是广西美食的标志性符号,承载着广西人的饮食记忆与文化情怀。而在广西米粉的风味体系里,汤料堪称 “灵魂”—— 汤料品质直接决定米粉的风味层次与口感优劣,鲜美的汤料能让米粉充分入味,带来极致味觉享受。“山云汤料‘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正是赋予广西米粉独特风味的关键密码,成为柳州螺蛳粉等地方美食的重要调味基础。


四代传承:百年技艺的创新突破

  追溯 “两磨两碎” 技艺的历史,其根源可至清朝,是朱氏家族四代人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 100 多年历史。

  第一代传承人朱殿傳(1864—1921),于鹿寨县雒容镇民生街创办朱均隆商号。他依托当地米粉需求,承袭祖上 “两磨两碎” 技艺:以擂盆将八角、桂皮等天然香辛料研磨成细粒,按祖传配方加食盐、蔗糖搅匀后二次研磨,煮制的米粉咸鲜回甘、香气浓郁,成为当地饮食符号,为家族事业奠基。

  第二代传承人朱芳明(1886-1963)子承父业,将商号迁至鹿寨镇太和街,坚守 “两磨两碎” 技艺,汤料包获百姓认可,为家族技艺传承与发展筑牢市场基础。

  第三代传承人朱潜荣(1944 年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任柳州市味精厂厂长、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所长,现职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主席。他融合现代食品科学,调整祖传配方香辛料配比、增添鲜味物质,改良出 “米粉汤料”。1988 年建厂注册 “山云” 商标,将“两磨两碎”技艺转化为标准化生产,奠定柳州螺蛳粉“香辛料浓郁、汤鲜口不干” 经典风味,产品 37 年品质如一。他还登 BTV《养生堂》、赴博鳌论坛分享技艺,2021 年获评 “鹿寨工匠”。

  第四代传承人朱建文(1982 年生),实现粉面汤料 “六个零添加”(除盐外均为植物成分),引进自动包装机推出小细条独立包装,契合健康便捷需求。同时,他深挖“两磨两碎”技艺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技艺与文创融合,提升品牌价值。公司 2010 年获评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 年获鹿寨县 “快速增长奖”。在他的带领下,山云汤料不断创新发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更加贴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两磨两碎”工艺 铸就高品质汤料风味

  两磨两碎” 是朱氏家族数代传承的独特工艺,更是其粉面汤料风味独特的核心。整套流程严谨细致,从原料挑选到两次研磨,每一步都承载着深厚饮食文化,也彰显着对食材特性的深刻把控。

  公司采购的八角、肉桂、丁香、草果、罗汉果、黄栀子等天然植物香辛料,均以 “品质上乘、自然成熟、物理炮制、无硫磺熏制、无化学添加” 为严格筛选标准。制作时先人工手选,剔除杂质与劣质品;随后首次研磨破碎成粉,分类装袋备用。后续环节中,将按不同产品配方,依固定顺序精准称量各类粉料,盐等辅料后依次投入自动搅拌机,搅拌至均匀;最后进行第二次研磨破碎,完成包装。整套工艺既恪守 “两磨两碎” 传统精髓,又融合现代生产标准,以科技赋能传统,确保每包汤料均保持稳定高品质。

  从清朝至今,“两磨两碎” 技艺历经四代传承,每一代都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中突破,凝聚着朱氏家族对美食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见证了广西米粉文化的变迁与成长。为广西米粉的风味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极具特色的一笔。



携手名粉,共铸广西美食名片

  作为 “两磨两碎” 技艺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广西山云科技凭借独特的技艺与突出的产品品质,在2010 年,公司被授予 “柳州市重点龙头企业” 称号,并担任柳州市螺蛳粉协会副会长单位;2022 年 7 月,获得柳州市螺蛳粉协会颁发的 “柳州市螺蛳粉实体店原材料供应链企业资格证书”,彰显出其在螺蛳粉原材料供应领域的专业实力;2024 年 12 月,又斩获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及柳州市螺蛳粉协会联合授予的 “柳州螺蛳粉工业化十周年优秀调味品企业” 称号,这些荣誉都是对山云科技实力的最佳证明。

  如今,山云科技已赢得众多知名米粉品牌的信赖,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广西乃至全国的不少米粉店中,山云汤料都是制作美味米粉的重要原料,成为推动广西米粉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重要力量。

  以柳州螺蛳粉为例,其独特风味核心在于螺蛳汤的浓郁鲜美与香辛料的精妙搭配。山云科技制作螺蛳粉汤料时,严选优质螺蛳,搭配八角、桂皮、陈皮等天然香辛料,严格遵循 “两磨两碎” 流程将原料研磨至细碎状态,让原料香味充分融合、释放食材本味。用这种汤料煮出的螺蛳粉,完美呈现 “香、辣、酸、鲜、爽” 的经典风味,成为众多螺蛳粉商家的首选汤料,助力柳州螺蛳粉打响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度。

  在与南宁老友粉的合作中,山云科技同样展现深厚技艺底蕴与创新能力。企业深入研究老友粉传统工艺与口味特点,在 “两磨两碎” 技艺基础上,针对老友粉风味需求调整汤料配方。经山云汤料制作的老友粉,还原地道风味,口感更醇厚、层次更丰富,为老友粉标准化生产提供支持,推动这一传统美食适应现代餐饮市场发展。

  再看看桂林米粉,这可是桂林的城市名片。山云汤料针对桂林米粉的特点,运用“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研发出专用调味料,精选优质天然植物香辛料,不添加化学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还原了桂林米粉的传统风味。

  从这些合作案例可见,“两磨两碎” 技艺与广西米粉的深度结合,既保留传统米粉经典风味,又通过工艺创新与配方改良贴合现代消费者口味需求。这种 “传统 + 创新” 模式,让广西米粉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广西美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亮丽名片。



  从清朝传承至今的 “两磨两碎” 技艺,跨越百年时光,凝聚朱氏家族四代人心血与智慧。在时代浪潮中,它既坚守传统底色,又不断与时俱进,此次 “山云汤料‘两磨两碎’传统制作技艺” 列入县级非遗,既是对企业坚守传统、创新发展的高度认可,更为企业注入强大文化动力。未来,它将持续为广西饮食文化繁荣注入活力,让山云汤料成为更多人认可的广西美食文化符号,让 “两磨两碎” 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2018-2030 环球日报社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环球日报社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