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溯史承初心 青春践责绽芳华
《 环球日报 》( 2025-07-30 第08版:商业报道) 红土溯史承初心 青春践责绽芳华 ——“八秩薪火寻老兵足迹,青春砥砺铸时代担当”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红色精神熠熠生辉。2025 年 7 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八秩薪火寻老兵足迹,青春砥砺铸时代担当”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与投身实践的满腔热忱,奔赴江苏南京与陕西西安的红色圣地。他们穿梭于革命旧址,触摸历史脉络,以实际行动续写红色篇章,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7月22号,实践团队抵达南京。首站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在肃穆的氛围中,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于“遇难者名单墙”前驻足凝视,透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与中国人民在绝境中不屈抗争的壮举。讲解员结合具体史实细致阐释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时代意义,使每一位成员在血泪交织的记忆中深刻感悟家国之痛,厚植强烈的家国情怀。 图(一) 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图(二) 与抗日老兵手掌印合影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随后,实践团队步入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在斑驳的墙体与静默的展品间,大家回溯那段屈辱而沉重的历史。通过展区内详实的文献记载、幸存者口述证词与历史影像资料,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暴行清晰呈现,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受害者在巨大苦难中坚守的尊严与不屈的抗争意志。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多次驻足凝视,在静默中体会历史的千钧之重,心中反对暴行、守护和平的信念愈发坚定。 图(三) 慰安妇幸存者证言 图(四) 多国慰安妇惨状 西安事变纪念馆 7月23日,实践团队抵达陕西西安,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开展实践学习。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份份珍贵文献与逼真的复原场景中,1936年那段决定民族命运的惊心动魄时刻被生动再现。讲解员细致讲述了“兵谏”过程,结合馆藏的电报、日记等实物史料,清晰梳理了西安事变从发生到和平解决的完整脉络。通过深入学习,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西安事变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深切感悟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及革命先辈们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担当精神。 图(五) 讲解员在讲解历史故事 图(六) 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从南京承载的沉痛记忆,到西安见证的历史转折点,信息与通信学院“八秩薪火寻老兵足迹,青春砥砺铸时代担当”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红色实践中用目光触摸历史,用思考连接过往,将红色记忆深深镌刻进青春血脉。这段跨越南京与西安的实践历程,让团队成员更加笃信:弘扬红色传统绝非空谈,它要求我们在每一次历史回望中,将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紧握在手,用扎实的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方能让青春之光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璀璨绽放 (作者:“八秩薪火寻老兵足迹,青春砥砺铸时代担当”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责任编辑】黄宝杰 申佳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