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届军地人才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圆满落幕 破局时代浪潮 开启军民融合新纪元
《 环球日报 》( 2025-03-21 第08版:商业报道)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当晨曦穿透云层洒向这座承载国家意志的建筑时,一场关乎我国军民融合未来图景的会议在此拉开帷幕。2025年3月18日上午,全国第四届军地人才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以雷霆之势叩响时代强音,160余名经过推荐选拔脱颖而出的军地精英汇聚于此,共同推开一扇通向科技、文化、安全多维共振的创新之门。 战略纵深:从战场到市场的跨界交响 伴随着雄壮的《军地战歌》,大会总指挥周玉春同志登上主席台,他掷地有声地宣布大会开始。某集团军原装备部部长潘茂生,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他说:“退役军人不是时代的过客,而是新质生产力的开拓者”。“从两弹一星到北斗组网,军民融合的基因早已刻入民族复兴的密码”。潘部长讲话很具历史纵深感。他目光炯炯有神,穿透会场,这场发布会,恰似启动一场以人才为燃料、以制度为引擎的“创新长征”。为即将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军地人才创新大会”储备能量和给养。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部队长焦好学的发言如金石坠地,掷出本届大会的核心命题。在《新时代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有可为》的主旨演讲中,他以数据为剑,政策为盾,勾勒出军民融合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反应"的跃升路径。七大议题如北斗七星般指向明确:科技创新转化、国防意识普及、应急反恐协同、红色基因传承、绿色农业发展……每一个板块都契合国家战略的精密齿轮。 融合为本: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军地文工团团长姬子熙畅谈文工团成立两年来的感想:军地文工团以“融合”为根,宣传军地管理中心总平台与为人民服务总平台的公益职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循总书记要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团结56民族军地企业与军地人才,携手并肩、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军地人才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硬核突围:三大支柱重构国家韧性 备受瞩目的军地书画院启动仪式上,周主任、潘部长携诸位书画大咖一列排开,当启动球内倒计时归零的刹那,国家军地书画院携墨香破茧而出,落地生根。秦荣芳、边保华、覃波、魏殿松、马牧、蒋普权、肖桂珍等一批艺术大家捐赠的“军魂铸盛世”等系列书画作品,将钢铁意志凝于宣纸之上。这场文化仪典背后,是"软实力铸魂"的深层布局:书画院不仅要成为红色美学的策源地,更将打造全球首个军事主题数字艺术链。 而在应急救援的“战场”,更是掀起另一重波澜。面对国家140万应急救援员的缺口,构建覆盖全国的网格化响应体系尤为重要。为人民服务总平台副主任研究员陈辉、国际军地应急救援研究中心规划发展部部长冯希洋宣讲的“智能预警云平台”计划和“省市县三级服务中心”布局,无不贯彻着总书记所强调的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中医药与生物科技的碰撞则擦出绿色发展的火花。广东凯娜拉中维医药集团董事长阿里木·阿布都卡德尔展示的"药食同源军民两用技术矩阵",让传统古方在现代生物反应器中焕发新生。与之呼应,浙江明圣维初集团陈峰董事长勾勒的"智慧农卫一体化"蓝图,将无人机技术注入农田管理,构建从种子到餐桌的国防级安全防线。 未来已至:科技人文的双螺旋革命 全球素食总平台团队龙雯涛分享的团队的目标,成为全球素食行业的领军平台,引领素食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素食文化的全球传播,促进全球饮食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媒体问答环节,总指挥周玉春及潘部长、李卿主任、毛主席原警卫员暴学章及企业家买买提,阿不力孜,现场回答记者及参会代表的提问。 高潮迭起:百家争鸣共襄盛举 在发布会接近尾声时,周主任发表了精彩的总结讲话,并正式宣布,全国第四届军地人才创新大会将于4月15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届时,大会组委会将面向全国公开选拔500名代表参会。选拔流程分为线上报名和线下登记两个阶段。报名者需在线上填写相关信息,入选后,参会人员需进行线下登记,并提供以下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无犯罪记录证明以及企业营业执照。若需进行产品展示和推介,所展示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检测机构的合格认证。 星辰大海:写在春天里的强军兴国叙事 午时的阳光,初春的暖意包裹着国家会议中心的玻璃幕墙。这里不仅有国家性七个议题的精准解读,更有从应急救援的社会参与到国家军地书画院的墨韵, 从生物实验室的试管到太空育种的秧苗,不同维度的创新力量在此编织成网。 这场发布会宛若投入时代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将蔓延至乡村振兴的田野、智慧城市的云端、万里海疆的哨所。当军地人才的智慧与热血在听党话、跟党走的引领下持续涌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会议的高度,更是一个民族在百年变局中主动破局的战略雄心。 多家媒体记者出席并见证了这场发布会,并将持续报道此次盛会。 (军地新闻研究中心 宁振河 2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