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跑道上的“追梦青春”
|
《 环球日报 》 原标题:机场跑道上的“追梦青春” 驱鸟员郭云峰、鲁明俊每月制作鸟情通报,告知各营近期鸟类活动情况和特点,为飞行安全织就“无形防护网”;灯光班班长高璞带领灯手冯天豪,用新购置的寻线仪绘制机场灯光线路图…… 落日余晖下,我和大家尽情奔跑在环场路上,把目光洒在机场各个角落。我坚信,在这机场跑道的延长线上,只要我们不断加速奔跑,就会书写更多的精彩篇章。 机场跑道上的“追梦青春” ■王渝杭 驾驶驱鸟车完成机场净空工作,整理好保障工具包,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场务四站连养场班班长、中士朱浩铭伫立在停机坪上,望着眼前熟悉的机场跑道,几年的军旅时光在脑海中一一回放——为了保证顺利开飞,在狂风暴雪后抢扫出干净的跑道、在雨后初晴时驱赶成片的飞鸟、在烈日炎炎下修补凹凸的道面…… 这条长长的机场跑道,不仅记录着他的成长轨迹,更承载着场务四站连官兵的青春与梦想。 踏上跑道,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起飞方向 “你的军旅梦想是什么?” 每当新兵下连时,场务四站连都会组织他们撰写“强军心愿卡”。曾几何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战士高岩松面对这个问题也陷入迷茫。 高岩松原以为能在部队施展专长大展拳脚,可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每天两点一线的清扫跑道、驱赶飞鸟、修补道面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渐渐地,原本热情活泼的高岩松变得沉默寡言,工作中的小差错不断。 高岩松的异常,引起班长朱浩铭注意。一天飞行保障结束后,朱浩铭带着高岩松走在机场跑道上。 “你观察过战机的起飞方向吗?飞行训练中,无论地面风向如何变化,战机总是逆风起飞。其实我们也一样,踏上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飞方向。”班长的一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高岩松的内心。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但无论环境怎么变化,追梦之路就在脚下。 找准了方向,在此后的工作中,高岩松充分发挥特长,开设“软件绘图培训班”,指导感兴趣的战友用软件绘结构、添细节、加标注,并主动承担起机场平面示意图的绘制任务,成了小有名气的“军营制图员”。 之后的飞行保障中,高岩松制作的机场平面示意图成了值班员爱不释手的“法宝”,在好几次突发状况中发挥作用,得到飞行指挥组一致好评。面对领导和战友的肯定,高岩松慢慢感受到了成就感和被认可感。 “踏上跑道,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起飞方向。”今年初,连队组织官兵填写年度个人工作目标。高岩松写道:“我要争取留队,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 00后充冷员冷大洋上大学时的两名舍友是退伍兵,时常和他讲述自己的部队生活,那种火热的军营场景深深吸引着他。于是,大学毕业后,冷大洋果断选择参军入伍。 冷大洋憧憬着与钢枪相伴的军旅生活,却被分配到场务四站连每天与跑道、气瓶朝夕相对。一开始,冷大洋的心里有不小落差。随着日复一日地工作,他愈发感受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一次灌充冷气作业时,制冷充冷车旁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股气流急速从散热片中喷涌而出。来不及多想,冷大洋迅速和战友投入故障排查与抢修。虽然双手在寒风中不停打颤,但他们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工具,直到将故障彻底排除,保障航空装备维护工作如期进行。 站在机场跑道旁,冷大洋望着一架架呼啸起飞的战机,他明白,自己的起飞方向找对了。 把汗水当作燃料,梦想的引擎才能发动 至今,消防班班长、中士王筱仍记得那段参加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的经历。 “班长,我也想加入集训队!”那时,刚转入消防班不久的王筱,听说连队要选拔专业尖子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便立即向时任班长张强强提出申请。 “没问题,但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名额不多,期待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正式名单!”张强强的鼓励让王筱倍感振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参赛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踌躇满志的王筱在初次集训中就遭遇了“当头一棒”。 平日里只进行过两盘水带连接训练的王筱,面对竞赛要求的3盘水带连接课目感到措手不及。 “王筱,16秒”“王筱,怎么水带还脱手了”……第一次参加集训,王筱频频被点名,训练成绩垫底。那一刻,他羞愧难当。 “没事的,王筱,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战友们温暖的鼓励给了王筱直面困难的勇气。班长也在一旁悉心指导他动作要领。看着战友们期望的眼神,王筱眼中重燃坚定的光芒:“想要做好事情的第一步,就是不能畏首畏尾。把汗水当作燃料,梦想的引擎才能发动!” 在近40℃高温的集训场上,王筱穿着厚重的灭火防护服,反复练习水带连接课目。从清晨到黄昏,汗水不断从脸颊滑落。虎口不知被磨破多少次,但王筱始终坚持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一次选拔考核中,王筱成功突围,获得了参加比武的资格。 “摘金夺银才是我的目标!”备赛期间,王筱更加刻苦训练,成绩继续提升,逐渐成长为队伍的“主心骨”。 比赛当天,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王筱顶住压力超常发挥,以优异成绩夺得3盘水带连接课目比武第二名。 “提升业务本领,不仅是为了在比武竞赛中脱颖而出,更是为守护跑道增添更多保障。”王筱说。 前段时间,新场区刚落地建成,排水系统还不完善。为了防止雨水淹没新修的登机道,下午飞行训练结束后,分队长宋元喜带着工程班的同志们,计划在东机库和停机坪之间的登机道两侧各挖出一条百米长的排水渠。 “接气象通报,今天夜间有短时强对流天气,请各单位加强防控。”收到消息的宋元喜迅速作出部署安排:“老赵驾驶推土机挖出沟渠,嘉欢、俊杰负责修缮,飞鸿清理废弃土料,开工!”话音刚落,大家立即投入工作。 推土机轰鸣掘进,破开泥土与砂石,扬起滚滚沙尘。战士们身上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但没有人放慢进度。随着作业推进,排水渠逐渐成形,渠底和渠壁在工程班的精心打造下变得平滑规整。当他们完成任务准备离场时,黑云已布满机场上空。 翌日清晨,宋元喜和工程班的同志们来到机场,看着积水顺着排水渠流进下水道,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只要不断奔跑,总能抵达这条“跑道”的终点 夕阳将机场镀上一层金边,落日余晖拉长了停机坪上忙碌的人影。 跑道上,文职人员王金征按照指令驾驶消防车前往停机坪,将大风扬起的沙尘洒水压服。很快,在他的细致作业下,原本可能被旋翼搅动弥散的沙尘恢复平静。 “不愧是老兵,保障就是得力。”面对官兵的称赞,王金征红着脸挠了挠头,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喜悦。对他来说,这条跑道承载着太多与他相关的回忆。 2021年初入军营,王金征被分到该连灯光班,成为一名灯手。尽管夜航训练的保障任务繁重,每次训练都需要布设和回收数百盏助航灯,但他每当看到眼前闪烁的灯光点亮整片机场,指引战机平安起飞和返航,就感到“干劲十足”。 在组织的培养和战友的帮助下,王金征快速成长,入伍第二年就获评“四有”优秀士兵,并于次年顺利选晋下士。 去年4月,正当王金征在岗位上奋力奔跑时,一个令他担忧的消息传来:连队场务分队将进行编制调整,近一半的军士岗位转为文职专业技能岗位。这意味着,包括他在内的部分战士将面临分流或退伍。 同年9月,王金征遗憾地退伍了。退伍前,军队人才网上发布了旅队调整后文职岗位招录的公告,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临走的那天,王金征又去机场看了看那条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跑道,一个念头在他脑中越发清晰且坚定:“机场跑道的延长线,同样是一条追逐梦想的赛道。我一定要再当一回‘新兵’!” 方向选定,奋力前进。今年4月,王金征通过资格审查、理论考核、体检面试等重重关卡,终于回到了他日夜奋战的机场跑道上。战友们簇拥着王金征,让他分享归队心得,脸上洋溢着重逢的喜悦,但这名身高近1米9的山东汉子眼中闪烁着泪花:“离开的时光不是终点,而是积蓄力量的新起点。”此刻的机场跑道,在落日余晖中延伸成一条永无止境的奋进之路。 坚定梦想的王金征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场务四站连的其他官兵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蜕变成长,用汗水与坚持浇灌梦想花开—— 消防班战士焦鑫凯对电脑设计兴趣浓厚,在业余时间自学修图技术以及粉笔画。起初,他的作品略显稚嫩,板报的排版也有些杂乱。但经过钻研与学习,他不仅为连队设计了连徽,还创作出许多精美的板报。 中士卢嘉欢转入工程班后,通过不断训练,熟练掌握了工程机械的驾驶技能,成为连队当之无愧的工程机械操作行家。 灯光班下士冯天豪在日复一日地实践积累中,从一窍不通的“电路小白”成为业务精干的“维修专家”,还顺利考取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场务四站连的官兵知道,只要不断奔跑,总能抵达这条“跑道”的终点。 一片兵心 平整地面,通畅内心 ■上等兵 李俊杰 刚被分到工程班时,我满心失落,总觉得车辆操作简单,与梦想中保障战机的岗位相差甚远,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 然而,一次飞行保障经历,让我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机场有一片区域土地坑洼、土质疏松,战机经过时,沙尘总会在旋翼的高速搅动下肆意飞扬,遮挡战机的视线,非常危险。战友们紧急洒水除尘,暂时缓解了危机。但我深知,只有彻底整治地面,才能为飞行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飞行结束后,在班长的带领下,我和战友们驾驶着装载机和压路机,对那片区域展开了为期两周的整治。我们精心平整每一处坑洼,用力压实每一寸虚土,让地面更加紧实。再次飞行时,沙尘问题迎刃而解,战机在平稳的跑道上顺利起降。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原来平凡岗位也能成为守护安全的堡垒。 从那以后,我立志做一名工程尖兵,用压实的路面为飞行安全铺就一条坦途,在钢铁与使命的交响中,奏响青春之歌! 理解岗位,赋能使命 ■下 士 郭云峰 从小,我喜欢看军旅电视剧,向往成为一名军人。18岁时,我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入伍。 初到部队,我被分配到养场班,负责驱鸟工作。当时,我对这个岗位并不重视,觉得“不就是开车驱鸟吗,有什么难的”。但班长的一番话让我深受触动:这个岗位责任重大,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每一架战机的起降安全。 一次飞行训练前,我连续对场区进行了长时间的驱鸟作业,直到天空中不见鸟的身影才结束工作。然而,当战机进入场区时,藏在草丛中的雉鸡突然飞起,险些影响飞行安全。事后检查发现,场区内许多高耸的草丛中都有鸟蛋,这就是鸟藏匿其中的原因。 理解岗位,也赋能使命。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驱鸟工作不能只停留在飞行过程中的驱赶,更要注重事前预防。自此,我开始潜心研究驱鸟设备,每月收集鸟类活动资料制作鸟情通报,帮助保障人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虽然现在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但“守护飞行安全”已成为我坚定的信念。我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飞行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










